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防水打包,這樣做!
2022 / 04
在台灣爬山,就算自認是晴男晴女,總會有需要面對下雨課題的時候。
不管出發時天氣如何,山上天氣總是可以說變就變,而防止裝備濕掉,才能安心登山。
防水打包的方式可以分成「大塑膠袋亂塞式」以及「小袋分裝收納式」,以下就來說說這兩種的差別吧!
一、大塑膠袋亂塞式
顧名思義,就是拿一個大型塑膠袋(一般會選擇傳統市場裝香菇的香菇袋),然後把所有東西塞進去。
雖然看似隨便塞,但其實也有一定的邏輯在。畢竟分層分得好,拿取物品比較方便,背起背包也比較舒服。
從備用衣物、電器用品到煮飯用的打火機以及爐頭,都是需要做防水打包的物品。
大塑膠袋放進背包後,從體積最大、可壓縮性最強的睡袋開始塞,再來是衣物等比較重的東西,最後再放入其他小物。
收完之後,就是這樣一坨在背包裡。
大塑膠袋亂塞式
優勢:只要塞得好,可以最大化使用背包的空間,打包起來快速方便。
劣勢:東西容易散落各處混在一起,不易拿取,因為只有一層保護,沒有分散風險,如果大袋子破掉,所有東西都一起遭殃。傳統登山背包經常會設計可以從側邊拿取物品的拉鍊開口,如果在傳統登山包使用這種防水打包,就無法使用能增加便利性的開口。
二、小袋分裝收納式
將需要做防水打包的物品依照性質做分類,選擇合適尺寸的防水袋分別打包。
睡袋比較大,自己放一袋。
一袋放備用衣物以及保暖衣物。
電器用品、打火機、簡單的急救用品放一袋。
小袋分裝收納式
優勢:整齊,拿取物品方便,可以有效壓縮衣物,也可以配合背包本身的各種開口使用。
劣勢:收納比較費時,每袋之間可能會有空隙,比較無法有效利用背包空間。
各種防水袋
70D
布料比較厚,防水性、抗撕裂程度高。
視窗款可以看到內容物。
30D
輕量、可以看到內容物。
防水壓縮袋
可以排氣壓縮,適合裝睡袋、羽絨外套等大型可壓縮物品。
裝備濕掉不只是不舒服而已,還有失溫(睡袋、保暖衣物)、迷途(頭燈、手機、行動電源)的潛在可能,
所以說防水打包,務必要做好!
專題企劃:郁庭、恩加 編輯:恩加 攝影:郁庭